很多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症状时,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郁郁寡欢、以泪洗面,而是莫名的身体不适,比如发烧、头疼、肠胃不适等等。
有些孩子这样,他上了初中后经常身体不舒服,尤其是考试之前,腹泻、恶心,需请假在家。家长几次带他去医院看消化科也查不出问题,一开始他的成绩也未受到影响,父母只以为是孩子肠胃功能差。
其实孩子这时候的内心已经焦虑、压抑了,只是他没有很明显地表露出来。因为他非常在意自己品学兼优的良好形象,跟父母也有较大的隔阂,不愿意敞开心扉,他的父母也完全没往这方面想。
如果当时他就诊的消化科大夫懂一点精神心理学知识,可能会诊断为“功能性躯体不适”,并建议父母带他去看精神心理科。
如果他去看了精神心理科,大夫可能会诊断“躯体症状障碍”,也有可能在了解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后,诊断为抑郁症,并且有躯体化症状。
有这种情况的青少年我们接诊过很多,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时,父母都很着急,带着孩子看了很多科室。其实这时孩子的情绪问题往往还不严重,是非常好的干预契机。
如果父母及时意识到这背后的根源是精神心理问题,是孩子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积极地改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正确地释放压力,并想办法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的话,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
如果孩子的躯体症状明显与学习、学校有关,比如一考试、一上学就身体不舒服,不考试、不上学就没有的话,那么这还跟学习障碍有关。父母还需要了解学习障碍的知识和缓解办法,甚至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高效学习状态的办法。
可惜,当孩子出现莫名的躯体不适时,绝大部分父母因为不掌握这些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都没有这个意识。很多科室的大夫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孩子也就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
不仅如此,很多家长、长辈因为对精神心理问题的无知,容易从道德的角度谴责孩子。孩子本来就很难受了,大人们的指责和怀疑让他们更加痛苦。
就像有个孩子,他在澳洲留学时,腹泻、恶心、头疼的症状更加严重了,但屡屡看病就是好不了。有时实在难受,他不得不请假不去上学。
他的舅舅对此很不满,甚至怀疑孩子是装的,“现在医学那么发达,你那些躯体症状怎么会治不好?”孩子很委屈、很生气,甚至发誓说如果自己是装的,那全家都死!但舅舅还是不信,说“你别扯淡了”。
在孩子印象中,舅舅还说过他给国人丢脸,让他回国后别给爸妈惹麻烦。其实他舅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对精神疾病的无知,也没意识到自己有认知边界,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很多大人就像舅舅这样,当孩子莫名身体不适想请假休息了,表现得萎靡低沉了,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了,或者生气激动时(其实是创伤被激活了)对家里长辈说话不尊重了等等,他们就很容易从道德角度指责孩子:
“你就是懒,找借口”“不舒服就不能先忍一忍吗”“你这是大逆不道”“你怎么对长辈说话的”“你这个白眼狼、逆子”……
这种认知和话语很容易对孩子继续造成心理创伤,导致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亲子关系更加恶劣,孩子变得更加“逆反”,大人也会更加焦虑、生气、痛苦,以为孩子“特别叛逆”,抱着侥幸心理,“说不定大了就好了”。
还有很多家长不了解“微笑型抑郁症”,甚至对此表示怀疑。所以父母、老师和同学都未能发现他内心的异常。但有的网友对此质疑,“真的有这种病吗?是你杜撰的吧?”
其实“微笑型抑郁症”这个概念在精神科临床中早就有了,只是大众还不熟悉。当然,一般父母不是精神心理专业人士,不了解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要知道自己不知道,赶快积极去了解、学习,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尽量避免在无意中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预防自己的孩子也发生悲剧。
如果父母学习得再深入一些的话,甚至可以提前识别孩子是否有双相障碍的心理特征,提前应对,消除隐患。
比如孩子,他虽然没有被诊断为双相障碍,不顺心时也容易自我否定,但其实他从小受到很多过度夸奖,也有过飘飘然的时候。当处于顺境时,他容易低估了前路的困难,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接着又容易遭受打击,陷入抑郁。
要是广大父母能了解到这一点,就能有意识地不对孩子过度夸奖。即使有时来自旁人的夸奖难以避免,又或者孩子确实在某个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内心兴奋,父母也能及时对孩子积极引导,避免孩子出现错误的认知。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