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上海封控前期,我有一个朋友出门,他在马路上捡到一个纸飞机,上面非常稚嫩的笔迹写着:奥密克戎你好,我是一个小女孩,我们并不讨厌你,但是想战胜你,你知道你给我们带来了多大麻烦吗?
这是一个孩子写给新冠病毒的信。我当时看到以后就非常感动。
这个孩子心态还是积极的,但事实上,这3年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高发的。
在我做心理健康工作的25年里,在每个大的社会危机事件过后,都会做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所以我知道在疫情开始后的3到6个月,是心理问题高发的阶段。
青少年儿童是很需要保护的,但是在疫情下,大家都处于应激状态,他们是被忽视的。疫情前,我们就在为近20所院校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包括24小时心理热线和QQ咨询等,30多位心理咨询师轮班守护。疫情期间,平均每天会接到20多个求助,3年下来,有3万多个咨询。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已经开通25年的公益心理咨询“林紫义工热线”、抗疫专属热线、方舱热线以及常规线下咨询等。最令我揪心的是,不仅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比例大幅上升,而且自残、自杀等现象越来越多,基本上来咨询的有80%都出现了中重度的心理危机。而且低龄化非常明显,最小的一个只有7岁。
疫情期间,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有心理危机(压力)的百分比(数据来源:上海教科院)
打电话来的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们越来越“懒”了。
去年4、5月上海因为疫情封控,一解封后,我就接到一个80岁老人的电话。
在疫情前,孙女是他们全家人的骄傲。孩子正在读高中,长得很好看,会跳舞,在班里学习名列前茅。她有上进心,做事有计划,还有出国留学的想法,想去学习艺术。老人说,疫情之后,她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吃垃圾食品,一年下来胖了十几斤,在卧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东西满屋子乱扔,手机不离手,也不愿意跟长辈多讲话,好像对真实的世界也没什么兴趣了。留学也不想去了,觉得待在家人,这一辈子就这样简单过下去也很好。我非常理解家长的焦虑和担心,但同时也会帮助他们了解:其实不能简单归咎于“因为疫情,孩子变懒了”。疫情是个触发因素,放大了平时就存在的隐性问题。
比如这个家庭,其实更本质的是,祖辈、父母的控制欲过强,孩子之前的“动力”“有计划”“有理想”不是真正来源于自己的,所以当疫情打破了原来的节奏,她就“懒”了。
另外因为走不出家门,孩子没法和朋友互动,心理上的孤独感,也是个问题。
有个刚刚小升初的女孩菁菁,她刚刚上初中,就开始了网课。
有一次,她和一个朋友在谈论对另一个同学的看法,两个人意见不统一就吵架了。线上交往看不到表情、听不到语气,她就觉得自己没朋友了。
可能在大人看来,少一个朋友没什么。但对她来说,孤独是会像无边际的黑暗一样吞噬她的。在小学、初中孩子的心里,同伴关系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她的世界,这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