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课题组选取焦虑、抑郁、睡眠问题、躯体化四项内化问题,以及自我伤害、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企图(未遂)四项外化问题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指标,以元分析结果来判断我国高中生近十年来的心理健康状况。
共获取文献9600篇,计913421名高中生被试。其中焦虑3126篇,抑郁3844篇,睡眠问题1255篇,躯体化551篇,自我伤害258篇,自杀(包括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628篇。
用EndNote X9导入文献,并按标准筛选,最终纳入的文献包含焦虑48项,抑郁99项,睡眠问题21项,躯体化问题14项,自我伤害29项,自杀意念21项,自杀计划7项,自杀企图(未遂)13项。
随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对纳入的高中生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焦虑检出率为26.3%;
(2)抑郁检出率为28.0%;
(3)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3.0%;
(4)躯体化检出率为9.8%;
(5)自我伤害检出率为22.8%;
(6)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7.1%;
(7)自杀计划检出率为6.9%;
(8)自杀企图(未遂)检出率为2.9%(见表3)。
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有许多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
(1)抑郁问题的检出率为28.0%,是高中生最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结果同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蓝皮书》中青少年24.6%的抑郁检出率,以及元分析中2012~2018年我国中学生28.4%的抑郁检出率基本接近。
高中生抑郁问题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其心理社会性发展特点和所处学校、社会环境有关。
高中生自尊心脆弱同时又较为敏感,常被同伴关系、异性关系和父母婚姻冲突等困扰,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同时,他们体育活动少、学习压力大、生活环境封闭单一,且难以找到适当的情绪宣泄渠道,容易郁结于心,从而产生抑郁问题的“倍数效应”。
(2)高中生焦虑问题的检出率为26.3%位列第二。这个结果高于全球44个国家11.6%的焦虑症终生检出率,以及2000~2015年我国大陆2.45%、4.11%的当前/终生焦虑检出率。
虽然以上的研究对象是焦虑症,只涉及到较重程度的焦虑。但相较于其他年龄段,高中生普遍具有更高的焦虑水平。他们会面临自我认同、外貌焦虑、角色冲突、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一系列发展任务和挑战,并为此感到困惑和担忧,产生焦虑情绪。再加上其他因素如考试及学业压力、封闭的校园生活、贫富差距等的叠加作用,很可能产生焦虑水平的“乘数效应”。
(3)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23.0%。这个结果低于2020年及之前我国高中生28%的睡眠障碍患病率,也低于2016年及之前我国大学生25.7%、老年人35.9%的睡眠障碍检出率。这说明我国高中生的睡眠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但这个年龄阶段是睡眠习惯养成、睡眠质量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上学时间早、课业负担重、网络游戏成瘾等都容易诱发青少年的睡眠问题,而睡眠质量差又会影响机体内稳态和情绪调节过程,导致焦虑、抑郁、躯体化、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4)自我伤害的检出率为22.8%,仅次于抑郁、焦虑和睡眠问题。
这个结果略低于2007~2016年我国中学生27.4%的自我伤害检出率,同1989~2018年世界儿童和青少年22.1%的自我伤害总终生检出率比较接近。
实际上,看似简单的自我伤害行为背后有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自我伤害是与重要他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当其他形式的交流不成功或无法实现时,他们选择通过自我伤害,来表达抑郁、愤怒、厌恶等强烈的负面情绪,试图引起“重要他人”的关注与重视。
此外,高中生躯体化的检出率为9.8%,与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相比较低。但躯体化本身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升高常伴随着多种功能性躯体综合征,如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纤维肌痛(FM)、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等,或者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身体问题。因此,要减轻、减少高中生躯体化问题,可以先从改善他们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着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需要指出的是,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企图(未遂)的检出率分别为17.1%、6.9%、2.9%。这一发展变化趋势和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如研究者发现1989~2018年世界儿童和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企图(未遂)的终生/一年内检出率分别为18%、14.2%、9.9%和7.5%、6%和4.5%。但和中小学其他学段相比,该结果处于较高水平。
因此,要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机预警,必须及时对可能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针对上述高中生形形色色的心理健康问题,逐一排查、各个击破显然并不可行,况且其不同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因此,唯一“治标又治本”的办法便是以高中生健全人格发展为抓手,全面普及、推进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对高中(普高阶段)学生来说,在自我层面,帮助高中生确立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层面,强化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学业压力,克服考试焦虑;
在人际关系层面,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着力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认识、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在情绪调适层面,帮助高中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绪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社会适应层面,引导高中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提高社会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行升学与择业就业的选择和准备。
该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开发学习潜能,提高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异性同伴关系,提高承受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与普高阶段对应的是中职阶段,两者虽有年龄和教育内容上的相似性,但中职学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中职学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他们在学习、成长、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与求职择业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虽没有普高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但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要比普高学生大,所经受的失败与挫折也会比普高学生多。
因此,教育部专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必须根据中职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全体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职业适应、承受困难与挫折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使中职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价值与重要性,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成长能力、职业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提高职业成才技能、环境适应技能、自我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职业规划技能,健全人格、敬业乐群,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