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父母偷偷在我房间安装了摄像头,我的一举一动全都被监视,好窒息”;“我妈偷看我日记发现我暗恋班上一个男生,她跑去学校找老师了,好丢脸”;
“我父母把我喜欢看的课外书全都末收了,他们说这影响学习,马上要升初中了”;“有时候我不想洗澡,可我妈一天能唠叨我10多次喊我洗澡,真的好烦”;
“我妈说我班上的一个男孩子成绩太差是个坏孩子,不允许我和他玩,否则就会惩罚我”;
“毕业后我想留在大城市从事互联网行业,可我妈一哭二闹只差没上吊,逼迫我回老家考公务员”。今天主要来聊聊过度控制,从在原生家庭的早期经历中,到职场的人际关系里,当然还在亲密关系里,其实还是蛮普遍的现象。
01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
自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在经历自我控制和被控制,从弗洛伊德讲的“肛欲期”开始,孩子通过控制排便获得自我控制感,孩子通过自我控制来满足自己、认同自己、从而建立愉悦感和价值感。父母也通过对孩子一定程度的控制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和安全意识,比如:控制孩子不能随地大小便、控制孩子不能玩火等,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因此一定程度的控制是必要的,而一旦控制过重,过强,对关系可能就是巨大的破坏。有些父母也是被自己的父母这么严格管教、过度控制而长大的,所以基于“代际传递”,父母们很自然地把这一套逻辑和价值观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也会自动给自己戴上“付出者”"牺牲者”的自我角色定位,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规划好的方向去发展,父母首先越过了边界,孩子也失去了自己的边界。还有一种父母,在面对他们自己的人生:面对疾病、工作、人际、婚恋问题时有着自己无法解决的焦虑和冲突,于是,在自己孩子面前他们感觉到自己有能力进行控制;或者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帮助自己实现未完成的期望,而且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严格管制啊,这都是为孩子好啊,孩子将来就知道了啊。
早年被父母控制过多的孩子,习得了父母的控制,在遇到更安全更弱的人时可能会发展出控制行为,而在遇到更强大更权威的对象时又可能重新变回那个“被控制的孩子”,因为那种感受到自己是弱小的、无能的感觉虽然很痛苦,但却是自己最熟悉的。小蓝的妈妈是一位控制欲很强的妈妈,妈妈总担心小蓝在学校上课会肚子饿,因此总会站在饭桌旁监督吃饭,吃多少饭量也是有规定的,如果没有按规定的饭量吃完,那么妈妈会使用十八般武艺来强迫,甚至让小蓝内疚,最后只好把“妈妈的饭”都吃下去。有时候小蓝会偷偷把饭倒掉一些,但一定要倒的恰如其分,不能让妈妈看出端倪,长大以后其实妈妈已经不在身边一起生活了,但每次吃饭还总会留一口,潜意识里在完成对妈妈的攻击和反抗。除此之外,妈妈还会交待小蓝做家务,一旦没有按妈妈规定的时间和家务要求完成,妈妈小则板起脸,大则责骂道:“你这个孩子真不懂体谅妈妈,妈妈这么地辛苦出去工作,叫你做个家务这么懒惰,养个孩子有什么用啊!”眼里露着凶光和嫌弃。小蓝做完作业想看会《西游记》可妈妈也不允许,妈妈认为看电视影响学习啊,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怎么能有出息啊,将来怎么帮妈妈实现未完成的大学梦啊,妈妈只好更严格地控制孩子看电视,出门散步回家后还会特意去摸摸电视检查是否有温度,来确保小蓝没有偷看电视。小蓝终于在妈妈的“控制”下变成一个听话的执行者,不能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得照顾别人的情绪,别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才是最重要,而自己是唯一可以首先忽略的对象,对单位里权威领导下达的任务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经常为了领导的紧急任务加班到下半夜。丈夫对小蓝呵护有加,她在丈夫面前感受到真实的安全感。夫妻俩对家务做过分工,小蓝负责买菜、做饭、拖地、洗衣;丈夫负责洗碗、倒垃圾、维修家电,一切井然有序进行着,直到有一天丈夫因为玩DOTA游戏太入迷而没有按约定洗碗,小蓝顿时特别生气地指责老公:"你为什么不按约定洗碗,你为什么要'沉迷'于游戏,你怎么都不体谅我工作一天那么累,回家看到那么脏的厨房的心情吗?!”并且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丈夫的手机,强行关掉游戏,强迫丈夫立即收拾厨房的残局。事后,小蓝回顾这件事的时候,突然一惊:自己怎么那么像当年的妈妈?!自己怎么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妈妈的样子?想起,当年自己面对妈妈时的委屈、恐惧、愤怒,好像至今还卡在心里,痛定思痛,小蓝决定找到专业咨询师来帮助自己,重新梳理自己和妈妈的关系,特别是针对家务这件事梳理出新的认知,将自己从旧认知里解脱出来。原来呀,家务本身是愉悦的一件事,当你想做的时候你就做,当你不想做的时候也可以偷懒,也可以找第三方保洁公司来做,正如妈妈的十八般武艺一样,解决家务的方法也很多,把自己从应该和必须中解放出来,从妈妈的控制中解放出来,真正地允许自己,带着这份觉察愉悦地做家务,有了这样的理解,也就不再对老公不做家务进行严格的挑剔了。而作为父母也需要开始为自己树立边界了,学会区分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孩子的,哪些是需要控制的(帮助孩子成长),哪些是需要放手的(妨碍孩子成长的)。然后也开始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情绪、期望去负责,也邀请孩子从一些小事开始学会为自己负责,因为说到底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真相是:我陪你一程,然后目送你离开。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