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太小了,
你们弯腰也进不来。
——R.S.托马斯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不要勉强小孩打招呼”这件事。这是好事,但我同时也观察到有不少家长其实没有抓到根本原理,也不知如何在这样的观念与礼貌训练之间求得平衡点,于是流于表面形式、被歪曲成”不用打招呼”或”礼貌教育不重要”,于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养成与未来发展。 不要以“礼貌”之名强迫 首先,先分两大部分来谈:礼貌教育的重要性,及不勉强打招呼的原理。 很少人会喜欢与缺乏基本礼貌的人往来。礼貌的目的在于促成人际互动中的舒适感与相互尊重。从私领域的人际关系,延伸到工作,无不受到影响。像是我在替企业征才的时候,只要求职者表现出缺乏基本礼貌的状况,我一律拒绝录用,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 ─ 无论学经历看似多辉煌。我的大学生如果与我沟通时缺乏基本礼貌,我也会有负面印象,心中同时咒骂他的家庭没把他教好、预测他出社会后跌跌撞撞。礼多人不怪,无礼讨人厌,缺乏基本礼貌的人走到哪里都容易碰壁,只能与同样无礼的人互相碰撞。 而”不勉强小孩打招呼”这件事情,并非根源于”礼貌不重要”,也不是放纵孩子任性,而是根源于”尊重孩子的感受与界线”这个观念。从小建立健康的界线、不压抑孩子的感受,是建立长远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对于未来的健康人际关系也有帮助。 “尊重孩子的感受与界线”听起来抽象。我们用比较具体且极端的反例来说明,也许会更为清晰: 我遇到非常多的当事人与非当事人,成年后对于”诚实面对自己的感觉、采取健康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界线与权利”有困难,轻则是看似随和、实则压抑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委屈受气包),严重的有把自己压垮去成就别人、甚至不断遇人不淑、当断不断、该逃不逃的受害者(家暴、性侵、遇到危险状况却不知逃离、识人不清……等等)。 也许并非百分之百,但是有非常高的比例,这些人在幼年或童年经历了压抑或否定个人感受的教养方式,或生活在不尊重个人界线的环境当中,又或是被驯化成”教条胜于个人需求”的服从者,导致他们一路成长过来,渐渐变得对自己的感受缺乏敏感度、有负面感受却不知如何健康处理、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对于周遭的危机或不健康的环境不够敏锐或失去逃离的能力、面对权威者就失去沟通能力、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或面对他人的各种侵犯却无力抵挡……等等。 关爱孩子的你,一定不希望孩子变成这个样子吧? 所以,”尊重孩子的感受与界线”是极为重要的,而且需要从小就建立。基于这样的原则或原理,就不是仅拘泥于”不勉强小孩打招呼”这件事情上了。 当孩子似乎特别讨厌某个人、不想与那个人往来或互动,难道非得基于礼貌、威权、关系而强迫孩子去与那个人社交吗? 孩子对你或他人的某些行为出现强烈的抗拒反应,难道只能骂孩子给别人看、强迫孩子服从吗? 对孩子的爱,从了解开始。 他虽然只是个小孩,但是他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先从了解他的原因开始。 如果孩子平常并非一律拒人于千里之外,偏偏对某人特别反感或惧怕;或是平常不算特别难搞的孩子,偏偏对这件事情特别反抗,我们需要做的是先了解孩子的反应背后的原因。 年纪稍大点的孩子比较能够解释自己的理由。年幼的孩子可能难以用语言解释自己的原因。甚至,他们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何如此。这时候就很依赖父母的同理心、细心、与观察了。 孩子讨厌的那个人,是不是常常出现侵犯孩子界线的言行或态度?这并不需要严重到虐待的程度。比方说,老是用权威且没耐性的方式催促或逼迫孩子服从?在不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就处置孩子的物品或做出使孩子不舒服的肢体接触?咄咄逼人? 孩子特别抗拒的要求,是不是打乱了孩子当下的兴头?是不是孩子并没有这样的需求而被强加所谓的关心?是不是这个人常常用本位主义在勉强孩子? 这只是几个例子,但绝对不限于此。说真的,如果你仔细倾听自己内心的感受、把自己当成孩子去同理,说不定你也觉得这个人令你不舒服,只不过孩子的反应与表现更为原始,不若成人那般压抑、社会化罢了。 如果黑暗一点,说不定这个人曾经伤害过你的孩子。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只是一味要孩子服从、礼貌,只怕会加重伤害、把孩子往深渊里推。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