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休学在家,抵触复学,甚至连家门都不愿出,父母非常焦虑:如果孩子一直这样宅在家,岂不是废了吗?
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连续数个月、甚至数年待在家里,几乎完全不出门,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被称为“茧居族”。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几近隐形,但在豆瓣、百度贴吧上,他们有专门的群组和交流空间,据不完全统计,两个群组的人数已经达到90万人。从他们发布的内容来看,其实很多“茧居族”内心非常渴望走出去。
最近,短视频平台“一条”采访了4名“茧居族”,了解他们的经历和心声,还有部分人“破茧”成功的方法。
虽然“茧居族”跟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而休学的患者有所不同,但这两个群体都面对着共同的难题:如何破局?所以,这4个受访者的经历和相关的分析值得一读。
第一位是叫做“CL”,他茧居了8年,偶尔出门是为了买烟。在CL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他跟随母亲,但母亲也要在外头打拼,他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小学、初中时,他多次遭受校园欺凌,性格变得胆怯、爱躲避。
CL大专毕业后,做过两份设计的工作,但都不太顺利,最终选择了辞职。他后来干过房产中介、外卖员,与此同时母亲还去了美国。
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后,CL选择了“家里蹲”,他靠着家里每个月给的几千元维持生活,每天与电脑为伴,与84岁的爷爷一起居住。接受采访前,他已经3年没跟家人以外的人说话了。
CL很希望有一份工作,但又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工作中的规矩;他渴望成家,自己的下一代不用再承受自己童年时承受过的创伤。但直到目前,他还是一个人孤独着,虽然看过心理医生,但他认为帮助不了自己。
第二位叫做“大头”,他茧居了4年,在家做副业,有妻子和2个小孩。
大头是因为工作受挫而选择茧居的,他被裁员后曾试着转行,但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再加上自媒体兴起,他开始在家写小说和文案,有一定的收入。
虽然听起来是个“自由职业者”,但大头内心其实很自卑,甚至觉得自己可耻,没有自尊。他特别难受的时候就上豆瓣“家里蹲”小组找跟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希望解决问题。可惜他发现很多网友的发言消极,互相吐苦水,这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有限。
幸好,大头的家人虽然觉得这样不妥,但很包容,还经常劝导他,希望他不要钻牛角尖。如今,大头在心理上一点点走出来了,甚至愿意接受采访,但因为在家的工作还有收入,他仍没有计划真正地走出去。
第三位是小新,跟上面两个例子不同的是,她茧居2年后,慢慢鼓起勇气走了出来。
小新从小按照家人的期待努力学习,但其实缺乏自己独立的想法。她觉得自己空有文凭,但没有硬实力,研究生毕业后很回避找工作。空白期越长,她就越恐惧,就越走不出门,逐渐就跟社会脱轨了,她几乎没有社交,日常就是在家里不停地刷网。
小新对自己的问题有过一番分析,她认为自己从小被家人贬低,有社交焦虑症。她感觉靠自己是走不出去的。她决定去看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咨询师,正视自己的问题。
小新听从心理学家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兴趣,把难题简化。她选择了后期剪辑这个领域,并开始报班上课,而且是线下班。一开始她很紧张,上课时看到陌生人会很害怕,可当真的有人跟她说话时,她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困难。
小新学习剪辑的知识学得不错,还参加过实习,对自己恢复了信心,对未来也有了一定的规划。
第四位是奎桦,他是211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一家国内500强公司做过销售,看起来前途光明。
但奎桦有讨好型人格,与同事相处得并不好,换了一份工作后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最后他回到了县城老家,在那里,他没有社交,每天陪伴他的是阅读、刷手机、回顾从小到大的经历。
他意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氛围并不好,父亲经常对他肢体暴力、冷暴力,母亲也从未维护他,他从小到大缺乏父母的鼓励和肯定。这也是他自卑、敏感、有讨好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奎桦很想自救,他买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自己学。为了从物理上远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强制自己买了张火车票离开老家,然后尝试从外卖员做起。
奎桦“脱蹲”后很惊喜地发现,很多人对他给予了善意。他也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不用过于敏感和担心。他还开始面试教育机构的工作,面试前准备得非常、非常充分,最后,面试官真的被他打动,他开启了新生活。
也许有的人想问:“茧居”算不算精神心理障碍呢?
严格来说,单纯的“茧居”行为,并不属于精神心理障碍。至于茧居的人有没有精神心理障碍,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如今外卖、网购行业发达,“茧居族”就算足不出户,基本的生活需求仍能得到满足。有的“茧居族”在家里也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并通过互联网与外界建立一定的链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甚至是幸福感。这部分“茧居族”不但没有精神心理障碍,甚至有可能比很多天天出门上班、上学的人的心理更健康。
可是,这种“茧居族”还是非常少的。更多的“茧居族”之所以避世,是因为有轻度到中度的社交焦虑症,严重的可达到社交恐惧症的程度。
如果有的“茧居族”还有情绪症状,甚至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话,那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宜将这部分“茧居族”看作病人。这容易增大他们的心理压力,会令他们觉得自己被嘲笑、歧视,从而产生强烈的羞耻感,更难走出来。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