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一个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位作家表示:我们的聊天能力正在快速衰退,在跟朋友的聚会中,话题永远都只能围绕着明星的八卦、别人的隐私、生活的牢骚。
他提到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聊不起来,一部分源于文化生活的贫乏,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这段话令人联想起生活中很多聊天的场景:
伴侣坐在一起,一个人吐槽工作中的奇葩同事,另一个一边玩手机一边漫不经心地应和着;
朋友之间吃饭,一个有沉重心事,另一个给予隔靴搔痒式的安慰;和亲人打电话,往往也是询问和关心一些生活琐事。
并不一定同意这位作家的话,但“生命交流”这个词吸引了我,听起来就有活生生的感觉,能感受到真实连接和彼此存在。
但这样的聊天是似乎越来越稀缺了。
就像一些人在午夜梦回时感觉孤独难耐,明明微信通讯录里躺着几千个人,却发现一个能说话的人也找不到。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现象:大家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可每个人似乎都像一座孤岛。
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家对感受层面的回应越来越少了。
就像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描述的孤独。
一位网友在豆瓣上写的短评是:各自都成家带孩子以后,曾经掏心掏肺的哥们话都少了,就算说,也是闲聊一下八卦,愤青一下物价。把这书推荐下说还不错,没回音,说油价高,过路费免了才终于有个回音,这跟老刘想说的那种感觉一样不?
像这位读者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掀起的渴望共鸣回应的情感波澜终究只能自己承接消化,等它慢慢消散。
相反,被八卦占据的聊天,却不断在生活中争取意义。
我有个同学群,每天都有人发酒局饭桌上菜碟里的残羮、所到娱乐场所的足迹,然后彼此十分热情又虚假地商业互吹一番。
这背后的动力似乎又很清晰:他们可能都渴望获得一种“被看见”的感觉。
渴望有人看见他们的成功和热闹,而在这背后,更深层的渴望是有人能镜映他们繁华背后的荒凉,热闹中映射出的无聊。
然而,如果要离真实更近一点、表达一些内心想法,似乎像有危险一样,大家很有默契的三缄其口,在内心深处藏着欲说还休的孤独。
这可能是现代人共同的遗憾:
有多少人没有畅快淋漓的好好聊过天了呢?有多少人还记得,上一次聊过天之后,发现孤独被驱散了,彼此被温暖了,心灵的暗角被点亮了,是什么时候?
什么样的聊天才算“生命交流”?
也许这样的聊天才能算得上“生命交流“吧。
首先,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动。
说者愿意袒露真实的内心世界,听者也愿意去感受体会对方、真诚反馈。
就像有一个疲于应酬的人曾对我吐露这样的心声:“不愿意,也不甘心,人生多可悲。”
像他一样,有些人追求高远,却像被现实困于囚笼,无奈又憋屈。这样的情绪如果能被表达,而且被另一个人接纳和看见,本身就是一种深深的治愈。
其次,“生命交流”也应该是一种专注于彼此的交流。
这有别于表面的在场:一群人聚在一起吃饭,但低头各玩各的手机;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并没有真正在听,像“鸡同鸭讲”;都想要表达自己,但对别人说的话不感兴趣……
哪怕是好朋友之间,对彼此的专注也是很难得的体验。就像社交媒体上有大量话题,诸如“我和闺蜜间的无效沟通”之类,可见如此共识向来不少。
最近有个女生就说了这样的感觉: “我很希望有一个人能从我的眼里看到我的落寞,然后问问我,最近过得好不好。”
她很黯然地说出了她无法从任何朋友身上实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