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听过一首《妈妈之歌》。歌曲一出来,就在国外网站被疯狂播放。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
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
快起来!然后记得叠被子!
会热吗?会冷吗?你穿那样出门吗?
你的书,你的便当,你的作业呢......
整首歌曲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现实生活中,当孩子不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去行动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地催促孩子做同一件事。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内疚不安,但催促的次数越多,孩子就会从内疚变成不耐烦,最后上升为反感、讨厌,甚至憎恨父母的这一行为。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效应,叫超限效应——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此效应来源于作家马克·吐温。话说有一次,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他决定多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准备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被反复催促的孩子,心理活动和马克·吐温当时一样,最后就是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总而言之,越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发高涨。心理学家说:只有给足孩子时间去体验,他们才能从实际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谁,要做些什么。喜欢在屁股后面催促的父母,常常会担心:如果不催孩子,孩子会不会更加放飞自我,把该做的事情搞得一团糟?当然,可能会,但不会一直都那样!孩子也会讨厌麻烦和问题,如果知道是自己拖延导致的问题,自己也会反思和想办法,然后调整自己的内在状态。倘若是一直按照父母的节奏,匆匆忙忙地做每件事,孩子永远也弄不明白什么事是自己的,什么事是别人的,一旦生活出现问题,他不会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而会怨恨催促者。就算赶时间,只需要提醒孩子注意,也不一定要催促孩子,可以这样做:1、脆弱式表达,将“你快一点”变成“我希望......”“你快一点吃饭,马上校车就要来了。”变成“妈妈希望你十分钟以后可以吃完饭,然后我们有三分钟的时间下楼,这样就来得及坐校车。”在家庭教育当中,脆弱式表达,会让孩子更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能引发孩子自觉的合作。用强迫式或者紧迫式地表达:则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引发孩子消极抵抗、做事被动。“如果你晚上八点半完成作业,你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爱做的事,如果是八点完成作业,你就有一个小时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你是九点完成作业,就没有自由安排的时间了。你会难过,妈妈也会惋惜。”告诉孩子行动快慢的后果,这种提醒最好能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别指望催促孩子,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孩子不能在有情绪的状态下去理解父母的情绪。父母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是愿意体谅父母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