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家庭聚会,尤其是春节,不少年轻人都将经历几轮被各路亲戚盘问、比较、催婚等神烦问题,过个节简直像过关。
对于30岁的单身女青年小A来说,不仅没躲过上述种种,甚至感觉这几天时刻生活在母亲的“盯梢”之下。大年初二,结束了一整天的迎来送往,疲惫的她终于可以靠在床头,手机边充电边刷剧,母亲突然推门进来,一秒开骂:“你不知道手机这样会爆炸吗?万一炸到脸,你怎么办?我和你爸怎么办?30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自私,只图自己快活,都不考虑别人吗?我看你找不到对象也不冤枉......”在社交平台上,她写道:“以后有了孩子,绝不让TA再受一次我的伤。”小A的决心,是无数个心理受过伤的人在意识上的觉醒;但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事与愿违。明明想做个不发脾气给孩子自由的好父母,想构建一段比父母更和谐的婚姻,可到头来猛然发现自己仍未走出那个怪圈。所谓造化弄人,就是眼睁睁地看着事实站在了愿望的对立面。我们习惯的逻辑是:因为父母做得很糟,所以自己要做得很好。但这个逻辑在潜意识层面的解读是:自己身上也有父母那些糟糕的部分,并且对此感到恐惧。所以,当一个人说“绝不”的时候,也是正在设法驱逐自身不想要的东西。再说明白一点,如果我们身上没有那些东西,也就没必要那么敏感和决绝。正如大家都熟知的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在佛印眼中,苏东坡像一尊佛;而苏东坡非要调个皮,说身材胖胖的佛印像一坨屎。你不会看到不属于你的东西。我们很讨厌别人的某个部分,往往正是自己想要极力避免的。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很不爽:父母的确做了很多让子女受伤的事情啊,子女立志要从自己这里切断这种代际遗传,这难道不对吗?只是需要知道,“绝对不要父母那样”在心理的本质上,还是以另一种形式仍然忠诚于父母。比如小A,她从小到大饱受来自母亲自恋性控制的痛苦,很自然就生出对自己以后生活的理想化期待,一旦过度就容易走向要求完美。不难想象,如果对自己成为好母亲绝对期待,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定会让你打脸。你不想控制孩子,但孩子就会在某些时刻挑战完美养育者的形象,不成全你做一个云淡风轻的优雅母亲。然后你就很委屈:我都已经如此努力了,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让我感觉很失败?接下来就克制不住地发了一顿脾气,“完美”承袭和重复了自己母亲的人格模式。
为了回避这一面的痛苦,而走向另一面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精神在太痛苦时不至于崩溃,发展出了很多种防御机制。有一种重要而隐蔽的心理防御叫做:反向形成。它的意思是:让自己走向事情的反面。说它隐蔽,是因为我们很难理解和相信:一个人想要一个东西,偏偏以不想要的态度和行为来表达,搞得对方一头雾水。说它重要,是因为一旦看清了这种机制,对我们理解自己和关系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虽然现实痛苦还在,但对痛苦感到无助和了解了它的运行轨迹,这两件事带给人的体验很不相同;后者会带给我们更多的自我力量。再回到小A的母亲,她越是催婚催的厉害,很可能正是害怕女儿结婚后抛弃自己。当母亲被抛弃的恐惧达到顶峰时,表现出来的恰恰是,你赶紧结婚从这个家里走人。这样做的妙处在于,主动催促女儿嫁人,母亲会觉得这是自己主动自愿的,这将缓解一部分被抛弃的恐惧。另外一边,女儿越是不紧不慢不谈恋爱,越是能够“体谅”母亲想永远与女儿待在一起的潜意识愿望,母女两人配合“默契”。所以,即便小A很努力地找对象,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如果小A看懂了上面打引号里面的潜意识运作,理解母亲的控制实际在表达分离焦虑,那么就不用奋力去对抗这份控制,也会更能接受以后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放松一些和孩子相处,家庭当中成熟的爱开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