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吸引和情感依恋,包括一系列强烈而正向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从最崇高的美德或良好习惯、到最深的人际关系以及最简单的快乐。爱可以是积极的,代表友善、同情和钟爱,以及对对方无私的忠诚和仁慈的关怀。爱也可以是负面的,是罪恶、弱点,尤其是出于虚荣、自私和利己主义的爱,被认为是道德污点。而对他人过度的爱,比如狂热、强迫和相互依存,则被看作是心理病态。但是,爱的大多数负面含义都与某些过度或缺乏有关,而不是与爱本身有关。很多人认为爱会让人焦虑,而实际恰恰相反,产生焦虑的往往不是爱,而是害怕不能被他人爱,他人可能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能是广泛的(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任何人爱)。我们可以将“不被爱”焦虑的根源追溯到新生儿,新生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生存是建立在被母亲爱之上,后来建立在被父亲爱的基础上。这份爱是他生存的保障,也是长大后认知自我价值的保障。过早剥夺这份需求会在孩子成年之后依然困扰他,他将不断试图弥补这种缺乏。虽然爱是一种激情,相当肆无忌惮、无意识并且非理性,但它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和存在的动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它实现了让人类团结起来抵御威胁的功能,并有利于物种的延续,因此,爱被认为是必需品。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为爱而活”的人。
安娜为了她和渥伦斯基的爱,抛夫弃子,冲出家庭,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
我们被爱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或我们拥有什么,而是因为我们自己,我们这个人。对这一点,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帕斯卡 (Blaise Pascal) 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无条件的爱是一种纯粹的幻觉,我们总是出于某种原因、某些特定属性或效用而爱某人。我们想成为那个人渴望的对象,我们想要被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想剥夺另一个人的自由,我们想对他行使权力。如果不能被爱,我们的存在就是匮乏的、残缺的、没有价值的。讽刺的是,在这种预设下,当我们成功成为了被爱的目标时,我们就获得了力量。因为被别人渴望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支配力,我们可以剥夺对方需要的或者渴望得到的东西,因此有人会强行献出自己、牺牲自己,就是为了获得或保持他们的“被爱的地位”。这种自我弱化的人可以被称作是“爱的乞丐”,一直想要乞讨被人爱。他们甚至可以接受难以忍受和荒谬的处境,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被爱的幻觉,哪怕所有理性证据都指向相反的情况,比如“家暴综合征”(宁愿忍受伴侣的暴力也不愿离开)。
▲《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是一个与“琼瑶女主”截然相反的坚强的女人,绝不示弱,经典台词:我要是一哭,他一定只对我笑笑,或只光拿眼睛看着我。
我决然不能吵闹,我决然不能哀求。我决然不能使他轻视我。即使他已经不爱我,我也至少应该使他尊重我。
害怕不被爱的另一种严重表现为回避任何关系,拒绝建立关系。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被抛弃,害怕被欺骗、被背叛。从根本上说,这个人认为他不能被爱,任何爱情故事都必然失败。因此,任何可能的爱的感情都会在萌芽阶段被拔掉,因为爱可能威胁到他的存在;来自另一个人的任何爱的表现都会被拒绝或忽视,这种态度当然会引起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愤怒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