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父爱?感觉挺难喝(还不咋健康)是怎么回事。
——她想到的是在自己整个童年和青春期缺席的父亲,以及母亲对此一肚子的火气。如今她三十多岁了,和爸爸有感情,但总是「无法亲近起来」。两个人单独在一起,就会尴尬得想立刻逃跑。
长期以来,父亲总是与「低质量育儿」或「偶尔的替代母亲」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人们对「父爱」有什么期待的话,用精神分析师李孟潮的说法,叫做「胜利的背影」——父亲被期待成为家中最成功的那个人。他沉默,遥远地爱着孩子,只给家庭留下忙碌的后背,成为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符号」。
从男性的成长历程来看,「养孩子」这件事也从未与「男性气概」挂钩。他们没有一个好父亲或是男性榜样来教他们:足够好的爸爸是什么样的?
他们也许爱孩子,但往往「只有硬件,没有软件」:有爱,但不知道「能做什么」。他们可能时不时感到「自己不如妈妈擅长育儿」「孩子跟自己也不如跟妈妈亲」,在被家庭排斥的同时,主动靠边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宁愿下班了躲在停车场,或者每天在厕所度过越来越多的时间,只为逃避家庭的压迫感。
西方研究者用「父亲缺席(father absence)」一词来描述这种状况。国内叫它「丧偶式育儿」。
意大利精神分析学家 Luigi Zoja 在《父性》一书里说:「今天的父亲处于谴责之下,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没有做什么;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什么也没有说」。
今天存在一些爸爸,认识到父亲对孩子很重要,想要身体力行地阻止代际创伤传递。他们期待参与孩子的成长,且愿意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亲」,而不仅仅是「家中的雄性」。
对于什么是「足够好的父亲」,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观点是:
▨ 首先,他需要足够在场(present)。他要与妻子有良好的伴侣关系,存在于真实的日常互动中,为孩子提供(除母亲之外的)第二个支持系统;
▨ 其次,他需要存活下来(survive)。孩子常将家中男性理想化。作为父亲,他需要熬过孩子对自己「理想化」的破灭,熬过孩子对他的失望、憎恨,不竞争,不报复。与此同时,他能扩张对真实自己的接纳程度,依然对孩子付出「存在」,付出爱。
这是简单心理「养育孩子就是养育自己」系列第②篇:在今天的语境下,什么是「还可以」的爸爸?点此阅读第①篇:如何培养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01
足够在场的意思是:父亲出现在孩子的生活里,有真实互动。他与妻子有良好关系,并承担部分育儿责任。
1)好的父亲,首先有亲密的伴侣关系:他爱妻子
理想情况下,在传统异性恋家庭中,孩子们需要能感到:他们的父母是一对互动的、非创伤性的伙伴关系或育儿联盟(Diamond,1986)。
育儿是全天候的工作。父亲在场参与育儿,对整个家庭最有益的影响在于:两个照顾者,能够形成一个功能更好的家庭系统。它让孩子更好地构建自我与父亲、自我与母亲的关系(Herzog,2009)。正如经典理论所指出的那样:父亲迫使孩子应对母子关系之外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理从「二元支撑」发展为「三元支撑」。
当爸妈感情好,孩子是能感觉到的。如果爸妈羞辱、贬低、殴打对方,他们一定看得一清二楚。当夫妻之间意见不合,孩子也能观察到他们如何处理争执。
孩子从小最能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大人得空传授的几句大道理,而是日常真实可见的生活互动。
2)父亲的价值,在于他「存在」
对于爸爸到底能干什么这件事,过往研究认为,父亲的互动倾向于身体接触(摔跤、荡秋千),更多引领孩子走向外部空间;情感上倾向于幽默和刺激,「粗心」爸爸也可以为「焦虑」妈妈提供缓冲。
虽然从女性主义来看,这多少有点刻板印象。毕竟爸爸「养家糊口」的角色被消解了,如今的妈妈也要上班,也承担引导孩子走向真实世界的功能。
但对孩子们来说,父亲的存在依然是必要的,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不同的支持系统。
甚至,只是存在于孩子身边提供陪伴,也比「总是不存在」的父亲更好。一些精神分析文献认为,孩子能感觉到父亲的注视(Green,2009)。父亲在边上,自己是安全的。无论语调、动作、气味,他都是非常熟悉的另一个成年人。遇到问题时,他是潜在的支持者。
即使是无言的注视,都有益于培养孩子的心理成长(Bion,1962)、自我反思能力(Target,1995)以及随后的自我接受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走向独立,实现个性化自我。
当然我们说的在场,是「身心俱在」。如果父亲只顾自己玩,他即便「在场」也相当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