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连带病耻感
1. 认识疾病,正确归因
在古代,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有限,也缺乏很好的治疗手段,往往采用超自然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解释,对待精神病人的方式也很不人道。
但在现代社会,尽管对精神疾病病因的生物学探索不如身体疾病,但相比以往,已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即便走入了精神科门诊的诊室,也依然对此一无所知。南昌抑郁心理咨询
有孩子已经出现了幻听的症状,父母仍然和医生争辩说,这是轻型精神病;有母亲坚持认为,女儿的症状都是手机导致的,不让玩手机,在诊室上演一场相互指责的母女大戏;也有母亲对儿子“人格分裂”“边缘人格”的症状毫无察觉,在听到医生的诊断时震惊不已。
对疾病的无知带来的是对治疗的漠视,更是对生命的亵渎。家人不是患者,无法切身了解患者的处境,但每多一分对疾病的知识,就多一分理解的可能。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站在外围冷眼旁观说一句我理解你容易,难得是每一个去切近懂得的尝试。
2.停止自责,改变认知
临床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抑郁确诊之后不久,母亲也抑郁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患病之后,会陷入无限的懊悔和自责之中。恨自己平时不能多关心一点,总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孩子才会变成这样;觉得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南昌抑郁心理咨询
孩子可以依靠父母,父母却无人可依。他们只能吞下这些愧疚和悔恨,再奔波于工作和医院之间。那位认识到孩子是重型精神疾病而不是轻型的母亲,在门诊泣不成声:“太难了,我们也在调节自己”。
疾病的发生,确实是对家庭的一个拷问,但绝不是结果。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疾病的次级获益这个概念,他认为有时候患病也是有功能的,它帮助患者抵御内心的痛苦,让他们得以获得家人久违的关心和关注。
对于青少年的患病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在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调整家庭内部的状况,或是让父母重新在一起,或是让家庭关系缓和下来。如果说疾病是一场家庭危机,那么在这场生死相依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有扭转全局的力量。
《我是自杀者遗族》的作者吕欣芹在姐姐自杀后,深陷自责的泥淖,觉得自己是杀人凶手。自此人生一落千丈,抑郁、退学、与世隔绝。
尽管堕入深渊,她依然未向命运低头。反而从创伤中汲取生命力,投入自杀者遗族的研究,成立自杀防治中心,出版书籍,为危机干预事业四处奔走活动。
崔永元、马思纯、薛之谦、大张伟,很多明星都公开表达自己的患病经历,努力消除病耻感。
尽管离全社会像对待任何一种身体疾病一样接纳精神疾病还有些遥远,但身处舆论中心的患者和家属在受难的同时,实在不应该也无须遭受病耻感的折磨。
他们拥有打破污名标签的权利,也有力量为自身受到的不公正发声。回避与沉默绝不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