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后的错,我们都爱埋怨原生家庭?
为什么领导施压时,我们难以说“不”?
朋友伤心难过时,为什么我一句安慰的话都不会说?
说起心理学,人们总觉得高深莫测,不可捉摸,但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和心理学相关。尤其是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开始注重精神需求。
但满口腹之欲易,想心灵丰盛难。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提出著名的人生3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和人对自己的问题。人对物的问题指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人对人的问题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系问题;人对自身的问题则包含内在心灵与外在欲望的关系问题。梁漱溟认为,只有解决了这3大问题,生命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和自由。 其实,这3大问题背后都是心理学问题:人对物的问题基本是个人能力问题;人对人的问题基本是人际关系问题;人对自身的问题则是典型的自我心灵问题。 无独有偶,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Edward Deci)等人就提出了人的3种基本需求,包括胜任需求、关系需求和自主需求。这3种需求基本与梁漱溟的3大问题一一对应:胜任需求指向一个人的谋生能力;关系需求指向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水平;自主需求则指向一个人对身心自由的追求。
人生困惑一直是心理学探讨的课题。心理学从诞生之时起,解决心灵困惑、提升人类福祉就是其重要使命。无论是梁漱溟所说的人生3大问题,还是由此引申出的人生诸多烦恼,古往今来的心理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概念,斯金纳创立行为主义理论,塞利格曼分析习得性无助……这些心理学大师想尽一切办法用科学的答案解释心理学。然而,很多人在了解了心理学以后还是觉得“这好像不是我想象中的心理学,根本没有解决我的人生困惑”。
学了心理学为什么不好用? 谈心理学,必须先了解这门学科的特殊性。 心理学是一门文化差异较强的学科。首先,它根植于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逻辑起点是一个人的脑生理基础、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等内容。而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人而言,人们心目中的心理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开端的。 比如,心理学人与外行交流时,被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猜猜我在想什么?” 专注的是人际互动。来自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中国香港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邦德(Michael Bond)曾说:“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性行为,如果心理学是由东方文化下的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这种文化差异也是导致许多人看不进去心理学专业书的原因。那么,我们能不能换种方式来学心理学,让它既符合人性,又能满足中国人的文化需求,而且学起来也不费力?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主任迟毓凯,基于中国读者的心理习惯,撰写了一部有料、有趣又有用的心理学科普佳作《人生困惑20讲》。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
上一篇:家庭情感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