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发生的最早,在出生前就已经产生,并且会陪伴我们终生。在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中我们都会看到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们说一个人和家庭的联系,不仅仅有生物学上的基因遗传,还有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组织、心理潜能、人际关系等都带着家庭的烙印。
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所有关系里第一重要的,比如当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常常和家庭有关系。有时候,被我们认定有问题的那个人可能是个小孩,但是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师并没有对小孩做过多,而是让家长做出改变,孩子的症状就会改善缓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心理功能的缺损,是指主体缺少对冲动的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出情感和行为的不自觉和失控制状态,临床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的异常,人格障碍者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冲突。 人格障碍的特点 人格及其障碍的形成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至18个月甚至36个月之间,或者说是在出生后半岁至1岁半或至三岁之间,即马勒的“分离-社会化阶段”。在这期间,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形成。先回顾一下“共生期”的特点。 “分离-个体化”阶段:6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婴儿原来的“无所不能感”受到打击,出现了自身“弱小感、无能感”,即他能够体会到离开妈妈,自己就难以存活。这时在婴儿内心就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即“分离焦虑”,同时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如果孩子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内心形成“好妈妈”的客体表象。在现实妈妈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就靠心中的“好妈妈”表象来支撑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冲淡由分离导致的恐惧感。 好妈妈的特点 1、积极关注而不是忽视孩子。主动注视孩子,对孩子作出各种表情动作来呵护孩子。 2、接纳孩子的一切,并对孩子的变化和行为保持敏感,作出即刻反应。当孩子笑了的时候,妈妈也马上笑起来。当孩子哭了的时候,妈妈也皱起眉头,以关切的目光看着孩子。比如在幼儿时心里想着“刚给你喂过奶了,你怎么还哭?哦,一定是尿了,难受了”然后就去检查尿布或换尿布。 3、好妈妈前后一致、始终如一地爱她的孩子,而不是忽冷忽热地变化无常。好妈妈的前后一致性,让婴儿获得确定感,安全感。进而让孩子产生自信、自尊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4、对孩子具有共情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如果孩子要拧着身子从妈妈的怀抱里下来去玩“玩具”或去找小朋友玩耍,妈妈会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放开孩子去玩耍,而不是剥夺孩子自主决定、独立成长的机会。 5.妈妈并不是寸步不离的,好妈妈偶尔也会短时间地离开孩子。好妈妈有时候也偶尔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是忽视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在内心产生痛苦体验,这些痛苦体验也是一种健康心理的成长,让孩子认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好和坏都是那个妈妈,她是一整体。 2 各种人格特质 1、依赖型人格 保持“弱小感”,加强对母亲的依恋。如果母婴关系“停滞”在这里,直到成年后仍然是不敢离开母亲,要继续停留在母亲怀抱中,享用母亲带给他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表现为“依赖型人格”。主体虽然有弱小感,但缺少对“弱小感”的反抗,缺少反抗和独立的内在要求和自信心,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和价值感。 2、强迫型人格 如果在“分离焦虑”的同时,由于怕失去依恋的对象,于是对依恋的对象进行过度控制,并憎恨,就对自己进行过度控制。这种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过度控制,就最终表现为“强迫型人格”。其内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惧感”或“不安全感”及对此感受的反抗。 3、边缘型人格 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不能被后续家庭的爱所整合,在婴儿的内心继续保持隔裂,并保持到成年,就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此时,不仅“好妈妈”与“坏妈妈”是割裂着的,孩子内心的自体“好孩子”、“坏孩子”也是割裂着的。他自己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割裂。边缘型人格,防御机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割裂,其内心最突出的情感是“弱小感”和对“弱小感”的反抗。 4、偏执型人格 如果“坏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孩子就难以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并会确信“他人基本上是坏的”,孩子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人际不安全感”,时时处处防着别人,认为自己时刻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这样以“人际不安全感”为核心的人格类型就是“偏执型人格”。 5、反社会型人格 如果孩子受到妈妈的漠视、甚至是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争取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认同了别人的敌意,孩子主动以敌意甚至是暴力对待他人,就会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 6、自恋型人格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妈妈的充分呵护,他感到自己是不可爱的,还继续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继续渴望得到妈妈的接纳、呵护,孩子就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好孩子”产生怀疑,婴儿愿意做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但又对此没有信心。这时,就表现为“渴望他人给予无穷无尽的赞美”。 7、分裂样人格 如果孩子在共生阶段,都没有体会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冰凉的内心世界,他没有愿望依恋他人或与别人交往。所以就会表现出“冷漠、孤独、怪僻”等特点。 8、焦虑回避型人格 如果幼年没有得到母亲足够多的关注、接纳,各种要求总是被母亲否定或拒绝,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会受他人欢迎,变得开始讨好别人,迂回地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纳。在社交场合,虽然有愿望表现的更加优秀并被别人关注和接纳,但是由于内心太缺乏自信和自尊,在社交中存在太过严重的紧张感和焦虑,致使他最终对社交采取了回避行为。这样的行为在成年人身上持续地存在。 3 亲子爱的功能 抱持:就是孩子被他的父母或者那个照顾者抱住 的方式。这里的抱不仅仅是母亲对他身体的支撑的抱,更是对他心理的支撑。 足够好的亲子是通过与他们的孩子融合,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她不用自己的欲望去代替孩子的需要。而是站在孩子角度来安慰来理解来支持... 这样的理解安慰会让孩子内心很安定,他就不会处在防御的紧张和反应状态中,也就因此能允许自己接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让自己稳定充实起来。 试想:一个内心对事物恐惧的父母孩子也会散发着恐惧,一个总是渴望着情感的父母让孩子也感到对情感的缺失,这些都会让孩子接受到并成为孩子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焦虑的家庭会带出一群焦虑的孩子! 作为父母应该向孩子询问我能给予你什么,而不是我们要求你怎么样?这种看法让孩子能接受生命是自由的,是可以在爱中被允许的,也会有不完美的部分,那孩子就会对其他事物也是这样思考,继而能转化并重新创造那些给予的东西,并将变成一些好的、生动的、快乐的、有力量的源泉。 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内心的安全岛。孩子如同飞机,关系如同航空母舰,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内心知道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内心就会感到踏实。 所以当一个稳定平和的父母,会让孩子完全地沉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到温暖而有力,就不会花力气去担忧害怕焦虑了,也就可以拥有更多能力:奔跑、快乐、自由、创造和爱。
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为“共生期”。此时母亲与婴儿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给婴儿的良好照顾,使婴儿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
通过他人的赞美,来不断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可爱。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