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套路Ⅱ:虚拟支付
● 情景重现
当小明拿着信用卡去付手办的钱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花钱。
他觉得自己好像在玩一个游戏,甚至觉得很有满足感。每分钱的离去,并没有让他感受到金钱的流失,而正是由于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在消费,他也就没有特别在意自己所做的选择,更不用说意识到隐含其中的深意了。
用信用卡支付的感觉不像手里拿着钞票那般真实,所以他才会不断地花钱。
● 原理解释
虚拟支付方式是导致我们陷入消费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花钱是用现金,买东西可以看到真金白银的流出,无法不心痛。钱花起来就有了节制。何况,现金交易没有钱是无法成交的,也成了一种对你的控制。
但现在,信用卡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时,我们看不到真金白银的流出,没钱也不影响消费,到月底才还款,花起来有时候就会更不理智。
许多年轻人成为“剁手族”、“月光族”,这正是原因之一。年轻人花得多,又缺乏自制力,信用卡或支付宝为年轻人的提前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即使再理性也难以理智地花钱了。
另外,金钱的本质是机会成本。人们一般头脑里的概念是会计成本,但是会计成本不应该是决策,包括消费决策的依据,因为会计成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成本,所谓成本,就是损失。
而做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就是如果不把钱投入这件事,而是其他的事情中,所能获得的最高的效用或者价值。
● 破解之道
在规避消费“肉疼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机会成本,考虑我们将要购买的东西是否是这件商品的最高效用或价值,比如说,一个女生需要花5000元钱买件大衣。
如果在买大衣之前想想我可以用这5000元钱用在知识付费、交房租或者出国旅游的话,就不会很想买这件大衣了。
因为机会成本,你花钱的成本不再被隔离,每次花钱也变成了一次直观的情景体验,你想得到什么,就必须放弃什么,你的“付款之痛”也会大大提升。
03
套路Ⅲ:锚定效应
● 情景重现
第一种情况:小明要买一个手办,到了商场看到手办的吊牌价是800元,小明心里想,要是明天降到400元我就买。第二天,小明再次来到手办前面,发现真的打5折销售,于是小明很爽快地掏钱,把手办给买了。
第二种情况:商场手办一开始的吊牌价是100元,结果第二天小明来到商场发现手办的价格变成了400元,隔天居然涨了4倍的价格。小明怒气冲冲的走掉了。
● 原理解释
所谓的“锚定效应”,商场给手办定的价格是800元也好,或是100元也好,这个价格就变成了所谓的“锚”,而小明对这个手办的接受价格就受到了这个锚的影响。
同样一个手办同样400元的价格就会造成买与不买的两种结果。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请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www.jxlxxl.com,同时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lexingxinli。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 |